张忠德:中医药服务应进一步融入基层养老服务体系
“老了就只管开心享受晚年生活,其他的交给我们!”6月8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人称德叔)作为广州市人大代表,到越秀区人民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实地调研。面对居住在康养中心的几位中医“老粉丝”,德叔面带温暖微笑地说。
随后的采访中德叔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透露,将积极探索可复制的中医药文化特色医养结合模式,进一步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基层养老服务体系。
实地调研:中医药特色服务受欢迎
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健康老龄化”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为我们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家,在晚年能否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他们的生活状态、身心健康如何?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过程中,能否享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精华?我们还有什么能进一步做好服务的?这些是我们一直放在心上的问题。”在对越秀康养银幸颐园的实地调研中,德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我有两个身份,其一是作为广州市人大代表,其二作为中医院的医生和院长,来实地调研基层养老情况。看到老人家在这个社区养老机构享受到非常温暖人性化又具有岭南特色的综合养老条件,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更激发我们积极探索,如何将中医药更好地融入基层养老服务体系中,打造可复制的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医养结合模式。”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跟随实地调研采访所见,康养中心内设置了多处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大堂一边的诊疗室内,有针对老人家腰腿痛、睡眠不好等状况的艾灸、按摩、药物敷贴等中医药服务;当天的饭堂供应里,有根据广州高温高湿天气准备的红萝卜玉米猪骨汤。
见到德叔来到现场调研,不少德叔的“老粉丝”开心地围上来请教,德叔也将自己最新的科普保健书籍签名相送。
越秀银幸颐园(大德路)养护院(即越秀区人民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院长张洁介绍:“我们积极把中医特色融入院内服务体系,内设的医护室有中医师,长者的日常餐单会请中医师、营养师根据时令审核,对于特殊身体情况的长者,也会请省中医的相应专科专家进行专业辅导。”
积极探索:打造可复制的中医药文化特色医养结合模式
德叔表示,此次调研发现,基层养老机构十分重视健康保障体系的建设,既有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康复过程中的融入,在急救应急处理方面也有运作良好的机制。省中医作为一家大型三甲中医医院、广东省首批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已与多家基层养老机构紧密合作,建立了绿色通道,保障老年人的急危重症救治。
“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对基层养老机构中的全科医生、护理人员等进行定期培训和交流,让他们在保持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张忠德表示,继续探索如何在基层养老机构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康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完善中医药知识和急救能力的培训,并且形成可复制的经验,逐步推广到周边的养老机构中。“让奋斗了一辈子的老人家,健康快乐地在晚年享受人生,这才是生活最好的样子。”(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